萬鴨.jpg

《Wheatfield with Crows》or《Crows over the Wheat Field》

Artist: Vincent van Gogh
Year: 1890/7
Type:Oil on canvas
Dimensions  50.5cm×103.0cm
Displayed:Van Gogh Museum,Amsterdam


一、時代背景概述
(一)社會主義.Socialism
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盛行,然而資本階級過度剝削勞工階級,導致社會貧富不均十分嚴重,因此十九世紀後半葉,逐漸形成廣義社會主義的思潮。
→受此和米勒影響,早期描繪主題以礦工、農民為主。

(二)印象派.Impressionism(1874)
印象派將焦點轉移到純粹的視覺感受形式上,強調人對外界物體的光和影的感覺和印象,在創作技法上反對因循守舊,主張藝術的革新,不再依賴歷史和宗教。畫上注重光與色的描繪,不重視外形的描寫,色彩則使用原色,增加了畫面的彩度和明度,而陰影以互補色取代傳統的黑色,使其亦有色彩表現,只是明度、彩度較低。
→受印象派秀拉和畢沙羅等與點描法的影響,使梵谷的繪畫於巴黎時期有明顯轉變。



二、作者生平
(一)概述
1853 → 出生於荷蘭南部的準德魯特,為新教牧師之子。有三位叔伯是畫商。
1969 → 學校畢業,在法國畫商辜比公司的海牙畫廊中任職。
1873 → 轉調倫敦分店。初訪巴黎。
1875-76 → 被調往巴黎,後遭到解雇。又遷居英國,成為教師,不久後又成為牧師。
1877-79 → 在阿姆斯特丹學習神學。放棄成為神職人員的學習,到貧困的礦區為貧民宣導教義,但因熱心過頭而被去除傳教士的工作,開始繪畫。
1880 → 決心往畫家之路邁進,並且短暫在布魯塞學院就讀。
1881-85 → 在許多不同的地方停留與學習藝術。
1886 → 搬去與弟弟西奧同住。結識多名印象派畫家,深受影響。
1887 → 策畫了一場日本浮世繪版畫展。結識高更與秀拉。
1888 → 二月搬到法國南部亞爾,高更於十月來訪。一次爭執後,梵谷割下自己的耳朵。
1889 → 自願進入聖雷米療養院。入院畫出多幅最有名的作品。
1890 → 售出地一幅畫作,也出現第一篇為他而寫的評論文章,筆調熱情。五月搬往法國北部的奧維。7月27日舉槍射穿自己胸口,7月29日過世,享年37歲。
1891 → 受哥哥梵谷死的打擊,弟弟西奧病死。


(二)影響
1、宗教:梵谷有虔誠的宗教信仰,曾希望以牧師為職。然而他後來卻漸漸以自然與藝術等較為個人化的思想,代替了他對上帝與宗教的概念。

2、林布蘭(1606-69):梵谷十分敬畏林布蘭的成就,包括他畫中呈現出的真實、熱情、豐富的顏料堆疊、對光線的敏銳度,以及他對肖像和自畫像的熱愛。

3、德拉克洛瓦(1798-1863):透過德拉克洛,梵谷了解了色彩的潛力。

4、米勒(1814-75):米勒的寫實主義是梵谷自我教育中西的重要部分;他對農民的描繪,就是受到米勒的影響。

5、日本藝術:浮世繪採取多元視點,使梵谷不在拘束於西方學院的焦點透視;而且浮世繪的線條勾勒和平塗套色技法,尤其是北齋,對他影響深遠。

6、畢沙羅(1830-1903):透過他的弟弟西奧,梵谷認識了畢沙羅。畢沙羅鼓勵他使用明亮的色彩,探索補色的運用,以製造更高的明度。

7、高更(1848-1903):梵谷與高更的關係十分複雜。他們初次相遇於1887年,並且曾在亞爾共同生活創作。梵谷十分仰慕高更的才華,將他視為一個創新的畫家。

8、西奧(1857-91):梵谷生命中,最重要的人。他是梵谷的弟弟、好友、畫商、藝評家,也是資助者。沒有西奧,梵谷可能無法留下者麼多的作品。


(三)風格特徵
1、荷蘭時期(1880)—
用色陰暗黝黑,造型滯重,描繪主題受米勒影響,主要為礦工、農民及其農務。

2、巴黎時期(1886)—
受到巴黎這繁華大城的衝擊和印象派畫家們的影響,梵谷在用色上趨於明亮,技法上亦有了轉變,且一度傾向秀拉的點描法,題材則轉向花卉、巴黎景物、人像畫及自畫像,這種轉變使他嘗試到新的觀念。梵谷亦受到浮世繪版畫的影響,使得他作品中的線條具有表現力,變得簡潔、強韌。

3、亞爾時期(1888)—
因為對印象派主義產生了懷疑,所以他跳脫了前期的點描,筆觸不在那麼細碎,而有種混合起來的感覺。在色彩上的運用也改變了印象派的客觀性,強調主觀感受的表達,而這種更貼近自己情緒的直接表現,則開啟了以後表現主義的新藝術趨勢。梵谷在亞爾完成的作品,可分為許多不同系列,但不管是人像、戶外風景或室內寫生,都凝聚著炙目的色彩、扣人心旋的氣氛和激情的筆觸。

4、聖.雷米時期(1889)—
這時候的梵谷以因病情越發嚴重而住進了「聖.雷米療養院」。此期油彩堆疊濃厚,如同浮雕;筆觸則粗大,以扭曲、同方向且有節奏的色條並列構成色面,比以前更富於律動,一切的形態都趨於曲線化,筆觸塑造甚至比色彩更重要,不看原作很難感受。而由於與外界接觸有限,梵谷開始以林布蘭、德拉克洛瓦和米勒等人的作品為範本作畫。

5、奧維時期(1890/5-7)—
在奧維小鎮短短兩個月,梵谷的作品多以那扭曲、旋繞、糾纏的線條,和越發濃烈厚重的筆觸,呈現出作品豐沛的生命力,亦充分顯露出他糾結著絕望與熱情、渴望與悲哀的精神狀態。



三、作品資料
(一)作品描述
畫面上的空間完全沒有視點中心,藍天和黃色的田野彼此朝反方向推擠,一大群烏鴉劃過天地的分界。藍色的天空籠罩著一大片烏黑的雲,其中有雲團在翻捲;透過不尋常的寬畫幅,彷彿沒有邊際的黃金麥田,利用大筆觸推擠,有如暴風狂掃般一波擠向一波;在麥田中蜿蜒三條岔開的紅土小路,利用互補兩旁鮮綠色的雜草,吸引觀者的注意;滿天亂飛的烏鴉則以急促而簡潔的黑色線條繪出。畫面中的一切都簡化到只是筆觸。

(二)作品詮釋
梵谷用畫刀造成的筆觸橫掃畫布。低矮的天,壓得人好像喘不過氣,烏雲翻捲筆觸則顯得煩躁焦慮,狂風撼動下的麥田,相擠壓出一種狂亂慌張的失序,彷彿已無路可走,而觀者的焦點隨著三條小徑動搖不定,在波浪起伏的麥田上低掠而過的烏鴉,則似乎想要倉皇地逃離這片騷動不安的土地;畫中的每筆線條都帶有著劇烈的運動。
而就構圖來說,圖畫中逐漸飛近的鴉群因著透視法則而越來越大,但麥田卻沒有因透視而變形,再看三條分岔的小徑,穩定地與土地連結,產生出一種世界向畫家移近,他卻無法靠向世界,所以畫家(觀者)成為飛近的鴉群的目標,給予驚恐與分裂的恐懼情緒。
這幅畫彷彿一種惡兆,一種宿命的惡兆,烏鴉的啼叫,天空的烏雲,麥浪的驚懼顫抖。梵谷用每一件作品剖白自己的生命,也用最後的畫訴說絕望與死亡。



四、結論
(一)大時代中的風格定位——後印象派.Post-impressionism(1890)
在嘗試過印象派畫家對光線與色彩的實驗後,後印象派畫家開始探索一種個人化的風格,強調繪畫的情感來源,例如梵谷與高更;或是以一種智性而不失個人色彩的方式,系統化地呈現作品,例如塞尚。他們結束了前期印象派的的自然主義與流動光線效果,更深入人性的領域,而塞尚、高更和梵谷三人為此期代表。


(二)對後世的影響
1、表現主義.Expressionism
表現主義是反對寫實主義的一股風格,強調表現自我感受和主觀意象,忽視對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,以過份誇張的形體和色彩發洩內心的苦悶。這個做法尤其用來表達恐懼的情感——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很少見。廣義來說,表現主義是指任何表現內心感情的藝術,當然所有的藝術品都表現藝術家的感情,但是這些作品尤其強調和表達藝術家的內心感情。

2、野獸派.Fauvisme(1905)
畫風強烈、用色大膽鮮豔,將印象派的色彩理論與梵谷、高更等後印象派的大膽塗色技法推向極致,不再講究透視和明暗、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,採用平面化構圖、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,脫離自然的摹仿,畫家們用自己的作品表現個人的思想。


(三)結語
從這次報告讓我了解到,在短短十年的創作生涯中,梵谷大量吸收了各方經驗,以稱得上瘋狂的動力,畫了約八百幅油畫和相當多的素描與水彩,走出屬於自己的繪畫道路。單就《Wheatfield with Crows》這幅畫,便可以明顯感覺到其中想要表達的強烈情緒,簡化極致的強烈筆觸和大膽對比的用色,也說明他打破了印象派單面性的描繪和早期的寫實主義,成為野獸派和表現主義的先驅,與塞尚、高更並列為後期印象派三大代表畫家。
而就精神疾病層面來說,梵谷在二十世紀以後成為重要的個案,揭開了整個科學界對精神病患不同的思考角度。因為,身為精神病患的梵谷,於發病期間抑或說發病後的作品,卻是他創作的巔峰,留下令人驚嘆的生命現象,可以感動每一個人。
梵谷一生都懷抱著強烈的信念,猶如炙烈的火焰燃燒著自己,只不過這火太旺也太烈了,所以一下便熄滅了。

“說到我的事業,我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,因為它,我的理智以近乎崩潰——這一切都無所謂——……”文森逝世之日在他身上發現的至西奧的信。



五、參考書目
1、網路資料
Van Gogh, or The Insufficiency of Sacrifice(檢索日期4/30)
http://www.jstor.org/
2、書籍
Pascal Bonafoux,Anthony Zielonka譯,《Van Gogh:The Passionate Eye》,Discoveries,1986
Sjraar van Hengten、Louis van Tilborgh,Martin Cleaver、Jane Hedley-Prole、Bev Jackson、Yvette Rosenberg譯,《Vincent Van Gogh》, Arnoldo Mondadori Arte,1990
Ronald Rickvance,《Van Gogh in Saint-Re'my and Auvers》,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,1986
光復書局編輯部,《新編近代世界名畫全集—梵谷》,光復書局,1991
蔣勳,《破解梵谷=Van Gogh Rediscovered》,天下遠見,2007
David Gariff、Eric Denker、Dennis P.Weller,《西洋繪畫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畫家》,新一代圖書有限公司,2009

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哈哈,此乃俺之西洋藝術史報告也~
因應最近的梵谷展,俺把這篇挖上來~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子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