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時,巡視臺灣監察御史六十七先生使臺期間(17441747),命工繪製之,為供政府統御者參考的民俗采風圖,包含了原住民之社會與文化,不過在 態度上以高高在上的角度,是原住民為「蕃」。其圖像紀錄性遠遠大於藝術性。

   猱採平埔族善於奔跑和攀越,本圖描寫採椰子和檳榔的情形。平埔族腰佩短鐵刀, 是他們日常不離身的工具;左邊樹幹上長的水果乃熱帶植物波羅蜜。

 

   舂米稻禾收割回來,倒懸於住家附近的小屋內。這種房子為“禾間”(離地木竹建 築,儲存穀粟)。本圖屋前紅花樹名曰刺桐,因為平埔族沒有曆法,他們把刺桐花開做為一年之始。

 

   糖廍廍是房屋,糖廍即製糖的作坊。本圖不同人有不同任務:砍蔗、硤蔗、煮蔗汁, 熬煮過程視糖膏顏色而有烏糖、赤糖、白糖和冰糖之分。本圖男子薙髮梳辮、帶烏青色頭巾、穿褲子、蓄留髭鬚,都是漢人的特徵,畫家清楚地告訴我們,製糖不是 平埔族的工業。

 

  織布苧麻摻雜樹皮或狗毛織成,花色、紋樣燦然可觀,本圖題詞說大甲所產最負盛 名。傳統的平埔族很少穿著衣服,婦女只用草裙遮蔽下體,故中國記載稱他們是「裸人」。

 

   乘屋臺灣濕熱,蛇蟲繁殖,故平埔族房屋不是墊高地基就是搭在木架上。前者先填 土,夯實,表層砌以青石;後者即中國南方所謂的干闌式房屋,分佈遍及東南亞和太平洋諸島嶼。

他們編竹片做墻壁,結茅草為屋頂,合眾人之力抬上屋頂,蓋成房屋,狀如履舟。前廊舖設竹或木的架梯,以供上下出入。 屋內不隔間(單室),夫妻子女同聚於一室。開兩門或四門,前後疏通,門上塗畫彩色,室內潔淨無塵。根據十九世紀西方人的觀察,平埔族比漢人乾淨。

 

   迎婦臺灣南北平埔族的家庭制度並不完全一致,有的從妻居,有的從夫居,但大致的 趨勢是以女性為重,女娶男,接近所謂的母系社會。青年男女自相擇配,成婚之日,新娘穿露臍短衣之禮服,戴羽冠,坐在板棚之上,由四個人肩扛,揭舉彩竿,鳴 鑼遊社,到男方迎娶丈夫,攜手同歸,故結婚稱為「牽手」(khansiu)。

 

  守隘描述接近「生番」的平埔族村社,編竹為柵,環繞聚落周圍,以資防衛,並派壯丁攜帶弓箭、長矛巡邏,隨時準備迎「生番」 的襲擊。圖中遠遠三人的頭陀髮型和鹿皮衣表示們是未漢化的「生番」。

 

   瞭望巡臺御史六十七《番社采風圖考》說:平埔族在聚落外用竹木編架涼亭式的高聳 望樓,每當稻穀收成時,派遣未婚青年麻達日夜看守。麻達攀登望樓,遠眺偵察,以防未漢化之原住民盜取稻穀。但本圖所畫稻禾似剛插秧不久,題詞只說「防禾 稻」,未及收成,與六十七的說法略有出入。

本圖前景兩位少年,其一鼻孔前有一長竹管,即是「鼻簫」。麻達夜間吹簫,遊走於村社中,未婚少女聽到音樂,如果喜歡 就招來同寢。

 

   社師中幼童都穿褲子和鞋子,表示來讀中國書的平埔族,漢化程度是比較深的。但本 圖受教育的兒童皆是男童,這也是漢文化的表現,與平埔族重視女性的傳統截然有別,和荷蘭殖民時期的教會學校,女生優於男生的情形也不一樣。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子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