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c8af3ed95340   

維摩詰經變《問疾品》(局部),盛唐,第103窟。


*關於《維摩詰經》

  《維摩詰經》是印度大乘佛教早期主要的經典之一,約於公元一至二世紀成書,在印度流行。內容主要是透過維摩詰與文殊力師利等人共論佛法,闡述大乘般若(即智慧)性空思想。全經共十四品,而此經共有七種譯本,其中以鳩摩羅什的《維摩詰所說經》三卷本最為盛行。

“維 摩詰”亦譯“毗摩羅詰”,簡稱“維摩”,意思是“淨名”、“無垢稱”。 他本是妙喜國無動如來世界中的菩薩,並曾成佛,名約“金粟如來”。為了度化眾生,化身為長者,運用智慧與人辯論。他有兩大本事:一是“善於智度”,即精通 大乘佛理,“辯才無礙,遊戲神通”;二是“通達方便”,他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大乘空宗哲理,解釋其行為。   因此,《維摩詰經》傳入中國後,尤其是在兩晉南北朝,深得權貴和士大夫 的喜愛。而北朝的世族對南朝正統的推崇與北魏孝文帝漢化的影響,亦熱愛此經。

*維摩詰經變最早何時傳入敦煌

  北朝時期,儘管當時敦煌地區已有《維摩詰經》及義記、經疏疏傳,但敦煌藝術中並無維摩詰造像,更沒有維摩詰經變。

  當具有六朝清談玄風的維摩詰經變,從江南北傳至敦煌時,百年多南北朝對立的局面已經結束,隋王朝已統一中原。而伴隨著隋代對西域的經營,維摩詰經變很快便傳到敦煌。

   隋代的敦煌維摩詰經變,與北朝時期中原的維摩詰經變大同小異,都是以〈方便品〉的“維摩示疾”與〈文殊利問品〉的“文殊問疾”組成。大意是維摩詰為了教 化眾生,假裝生病,佛弟子、大菩薩因其辯才,不敢前來“問疾”,最後“智慧最勝”的文殊利師菩薩“承佛聖旨,詔彼問疾”,於是展開一連串的辯論。

進入唐代前期,維摩詰信仰盛行不衰,之後的中唐時期、吐蕃治理時期、歸義軍統治時期,亦如此。然而,當曹氏歸義軍於公元1036年被西夏滅後(亦說被沙洲回鶻取代),維摩節經變畫便告沒落,莫高窟和榆林窟的維摩詰經變畫均已絕跡。

 

 

*敦煌壁畫中《維摩詰經變.問疾品》的演變原因

‧空間表現

  伴隨隋代對西域的經營,與維摩詰經變的西傳,中原地區原有的表現手法亦傳到敦煌,因此“維摩示疾”以建築的形式表現。

  唐代的樣式並不見於早期敦煌,所以敦煌隋以後維摩詰經變的發展,顯然受到中原的影響。因為在形式表現上,維摩詰所處的空間突然由建築轉變為屏風床。這可能與公元640年侯君集平高昌,到了打通“絲綢之路”後,中原的新唐文化(包括佛教藝術)隨之傳西傳有關。

  此外,屏風床的出現可能與魏晉時期北方文化有關。屏風床的使用反應在當時北方墓葬的新形式——石棺床、屏風石棺床上,而此一形式的棺具出現在北朝晚期至唐代初期。

 

‧人物形象

  維摩詰經變在隋代被傳入敦煌時,中原的藝術表現手法亦傳到敦煌。兩晉南北朝清談名士秀骨清像、褒衣博帶的審美觀,因而反映在維摩詰的形象上。而且,維摩詰經變的一大特徵,就是維摩詰均手持麈尾。麈尾是兩晉南北朝清談名士的雅器,由此可知維摩節經變與玄學清談之間密切的關係。另一方面,也反映了北方敦厚樸實、儒巾大氅的風格。

  到了唐代,儘管同樣重視人物精神的狀態,但一別前期“清羸示病”的形象,變得豐腴勁健,顯得神彩飛揚。這正反映了初唐,在國力走向強盛的世局下,文人士大夫關心世俗、為國家報效的精神狀態。

  進入吐蕃時期,可能因不同民族統治,抑或為了切合經文的描述,維摩詰除豐腴勁健的形象,病態的形象再度出現。而側身微傾、雙眉緊鎖,似乎正激烈辯論的姿態,轉為後靠屏風的姿勢。

  至歸義軍時期,由於回歸漢民族統治,為了彰顯承襲唐代的文化,維摩詰文人士大夫般豐腴勁健的形象,和側身微傾的姿態再度出現。因此,該一形象與承襲吐蕃時期的形象並存,不過後靠屏風的姿勢多於早期側身微傾的姿態。

 

 
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
 

以上是“敦煌藝術”課程期末報告的部分摘錄。

哈哈,因為這份報告不是說寫得多麼精闢,

僅僅是個人的淺見,

所以俺就沒把整個都上來~

僅供參考之用。

而且全放上來也太可怕了(掩面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子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